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手工燈籠做法,以及手工燈籠做法幼兒園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1、先準備好剪刀、紅色和粉色卡紙(新手需要多準備幾張);
2、取出一張紅色卡紙,將卡紙規整對折;
3、再沿“紙脊”剪開卡紙,最後預留 5 厘米。
4、再把卡紙卷幾下,使其看起來有弧形;
5、再把卷住的卡紙打開,首尾相接,用雙麵膠粘到一起,就成了一個圓筒形;
6、再把粘好的圓筒往下壓,再用手慢慢調整紙條的弧度,燈籠的主體部分就製作完成了;
7、用針線、一次性筷子把燈籠兩頭用針穿上幾條線,把線打上結;
8、把一頭的線綁上一根小木棍,可以作為燈籠的提手;
9、再把兩種顏色的卡紙用剪刀剪成細條,混合作為燈籠的流蘇;
10、把燈籠的流蘇綁到製作好的主體部分,燈籠就製作完成了。
手工燈籠製作方法如下:
材料和工具:塑料的杯子、棉繩、剪刀、顏料和打孔器。
1、將兩個一次性塑料杯的杯底剪裁下來。
2、接著將其塗抹上相應的顏色。
3、這個時候我們在其底部進行打孔。
4、同時準備好粗細適度的紙條。
5、將棉繩從紙條兩頭穿過去。
6、多串幾個紙條之後。我們在棉繩的頂和底部都加上塑料杯子的底部。
7、然後再將其向內進行擠壓處理,使得中間的結構彎曲。
8、這個時候將彎曲的結構打開。
9、.為了讓這個燈籠看起來更加的漂亮,我們還需要準備一個矩形的紙張。矩形紙張側麵的結構進行剪裁,形成這樣的絮狀結構。塗抹上適量的白乳膠或者是膠水。
10、接著將其纏繞到燈籠線繩的下方,燈籠就完成了。
準備12張手工折紙,一個做好的掛件,剪刀,雙麵膠,一根紅繩。拿一張紙角對角對折,然後展開另外兩個角對折,然後展開再次對折。折好後會形成一個類似衣服的形狀,接著,按照同樣的方法相繼折出12個一樣的折紙,在折紙的兩邊粘上雙麵膠,把這些折紙粘上。
【拓展資料】
一、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彩,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。起源於21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,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,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,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。
二、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。經過曆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,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。從種類上有:宮燈、紗燈、吊燈等等。從造型上分,有人物、山水、花鳥、龍鳳、魚蟲等等,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。
三、中國的燈籠綜合了:繪畫藝術、剪紙、紙紮、刺縫等工藝,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,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。燈籠與中國人活息息相連,廟宇中、客廳裏,處處都有燈籠。
四、仔細推算,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,有紙燈籠又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。 中國的燈籠,不僅是用以照明,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,吳敦厚說,他以前做新娘燈(即宮燈)就代表婚禮喜慶;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;傘燈(字姓燈),因「燈」與「丁」語音相同,意味著人丁興旺。所以,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,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。今天迎神賽會上,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,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。
五、除了照明以外,燈籠還有其他意義。每年正月私塾(古代的學校)開學時,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,由老師點亮,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,稱為「開燈」。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。由於字音和「添丁」相近,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。到了日據時代,愛國誌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,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,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。
簡單又漂亮的手工燈籠如下:
需要材料:美工刀、卡紙、膠紙。
1、取一張正方形粉色卡紙,如下圖所示:
2、裁成一大一小兩個長方形,如下圖所示:
3、將大的長方形左右兩邊向裏折疊,然後對折,如下圖所示:
4、用剪刀剪出燈籠的外觀,如下圖所示:
5、將小的長方形兩邊貼上雙麵膠,如下圖所示:
6、粘在大長方形向裏折疊的部分,如下圖所示:
7、取一張藍色彩紙並裁成兩張長條做修飾,如下圖所示:
8、這樣手工燈籠就做好了,如下圖所示:
手工製作燈籠的方法步驟
一、所需材料:
1、燈籠骨架:硬紙板若幹(廢舊包裝箱)、彩色複印紙
2、燈籠外部裝飾:紅色卡紙若幹(越大越好,或者其他紅色包裝紙)、卡通年畫(貼畫)3張、賀卡3張、卷紙芯6個、紅色春聯(對聯)若幹、鑽石貼紙、福字貼畫、中國結(購買或自製)等。
⠠3、工具材料:剪刀、裁紙刀、寬膠條、雙麵膠、膠水、膠棒、繩子等。
⠤製作過程:
⠠(一)製作燈籠骨架。
⠂ ⠧者層六角宮燈,最重要的是搭建骨架,可分為上下兩部分:
⠂ ⠱、先做下層燈籠骨架。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,豎著按圖示拚接並粘貼牢固。每塊骨架的大小取決於燈籠的大小。我們做的算是大燈籠,下層骨架每塊大小約為一張普通賀卡。
2、再做上層燈籠骨架。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,橫著按圖示拚接並粘貼牢固。每塊骨架的大小要與下層燈籠骨架協調。
(二)上下燈籠外部裝飾
⠂ ⠱、下層燈籠是主體部分,外部裝飾要精美、閃亮。燈籠當然是亮紅色的最好看。所以我選擇用亮紅色硬卡紙將下層的六麵包裹粘貼。6個側麵粘貼不同的圖案,分別是3個羊年貼畫和3個立體花型賀卡。
⠂ ⠲、下層燈籠底部裝飾:用現成的金色福字貼畫封住下層燈籠裝飾,然後穿上中國結,作為底部掛飾。
⠂ ⠳、上層燈籠外部裝飾:分別用硬卡紙打印好吉祥的祝福語和祥雲圖案,依次粘貼牢固。為了體現孩子也參與的要求,我讓安安把燈籠外部貼了好多彩色的亮晶晶的鑽石貼。在光線的照耀下,燈籠更加閃亮絢麗。
4、上層燈籠的飛角:我采用及其環保的材料製作——廢舊的卷紙芯。6個卷紙芯修建好大小後,粘貼上紅色對聯(或其他紅紙)。
5、上層燈籠6個飛角裝飾:自製紅色穗子(流蘇),粘貼在飛角下方。
6、上層燈籠頂部裝飾:采用紅色包裝袋(或其他硬質包裝紙)蒙住上層燈籠頂部
(三)上下燈籠連接:用彩色或紅色粗繩將上下燈籠連接,並將上層燈籠骨架底部與下層燈籠頂部骨架固定好。
這樣,一個大紅燈籠就做好了。
取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剪開,再把紙正反折疊成長條狀,對折剪開用膠粘成扇形狀,依次用紅橙色做四個小扇子,將頭尾粘貼環繞成圓形扇,然後用紙剪成條狀卷起來做成兩個流蘇,最後用線把流蘇和四個圓形扇依次穿起來,手工燈籠就完成啦。
手工燈籠做法步驟教程
3-1Q213214I1239.jpg
1、先取一張長方形紙張,將紙張對折裁剪開;
1.png
2、再把紙張正反對折成長條狀,折的時候一定要對齊;
2.png
3、對折剪開再對折,用膠粘成小扇子狀,外側也要粘上雙麵膠;
3.png
4、依次用紅色和橙色做出四個小扇子,分別是兩個紅色和兩個橙色的;
4.png
5、然後用膠將頭尾粘貼在一起,使得小扇子環繞成圓形扇,四個都粘好;
5.png
6、接著用紙剪成條狀再卷起來,做出兩個不同顏色的流蘇;
6.png
7、最後用線把流蘇和四個圓形扇依次穿起來,圓形扇子的顏色用交叉穿哦。
7.png
總結:在重複折扇形狀的時候一定要折疊整齊,燈籠穿線的時候流蘇不要忘記了。
關於手工燈籠做法和手工燈籠做法幼兒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關於手工燈籠做法的詳細內容...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